自治區疾控發布新疆30種常見毒蘑菇圖鑒
來源:石榴云/新疆日報
夏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長旺季,也是誤食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。近日,自治區疾控中心聯合多家單位發布新疆常見毒蘑菇圖鑒,提醒公眾慎采慎食野蘑菇,一旦出現中毒的情況,應盡快就醫,切忌延誤治療時機。
此次發布的圖鑒里包括肉褐鱗環柄菇、新疆鹿花菌、毒蠅鵝膏、雪白鬼傘等30種新疆常見的毒蘑菇,誤食這些毒蘑菇中毒后,臨床表現大致分為肝損害型、神經精神型、胃腸炎型。
據介紹,不同類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,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時含有多種毒素。其中,急性肝腎損害型最為嚴重,可損害人體的肝、腎、心臟和神經系統,對肝臟損害最大,可導致中毒性肝炎。病情兇險而復雜,病死率非常高。相關數據顯示,2004-2020年,我國毒蘑菇中毒事件數:972起,其中中毒人數:5797人,病死率高達:20.30%。
“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難鑒別,老百姓所謂的一些生活經驗不夠完善和可靠,其實不只是普通群眾,很多蘑菇單憑肉眼觀察,就連專家也不敢妄下結論?!弊灾螀^疾控中心消感中心專家、自治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袁江玲說。
她提醒公眾,不要采食野生蘑菇(菌類),尤其不要輕信所謂的“老方法”去分辨蘑菇(菌類)是否有毒,可在正規市場(有營業資質的店鋪)買蘑菇(菌類),在加工蘑菇(菌類)時要炒熟煮透,切忌涼拌生吃,同時要注意,吃蘑菇(菌類)時不要喝酒,有些野生蘑菇(菌類)會與酒發生反應,引起中毒。(記者 李曉青)
繼續閱讀——
不小心誤食了毒蘑菇,怎么辦?
1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,前往醫院治療;
2、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、導瀉,如:大量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、然后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喉部,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,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;
3、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,補充體液,防止反復嘔吐導致的脫水、休克;
4、已昏迷的患者,不要強行灌水以防窒息,并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;
5、保留中毒人員食用的野生菌樣本,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;
6、對于具有6小時以上潛伏期的重度患者需及時送至醫院進行治療。
(轉載網址:https://tnews.xjmty.com/app/slyapp/sh/202207/t20220714_7942057.html?diggurl=https://stapp.xjmty.com/open/digg/index&cid=7942057&aid=1&sid=10001&action=like&digg=0)
賬號+密碼登錄
手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